【滕召华】——今世与大球泥的不解之缘!
本文摘自2015年9月6日《湖南日报》 作者:张笛
滕召华
●1964年11月生于湖南洪江,汉族
●高级工程师
●湖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醴陵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长沙彩纳钢模板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3年,“毛泽东主席浮雕瓷像”问世,是陶瓷技艺的一次创新
●2014年,释迦牟尼瓷塑像“多宝佛”问世,将新兴的瓷艺推向热潮
《佳果图》瓶
2013年,首届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矿藏宝石纷纷汇集于此。然而,一种既非宝石、也非金属矿的白色椭圆球状矿土,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展的内行人的眼球……
“它叫大球泥,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种珍贵的制瓷泥料。”现场一位行家终于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那是一段传奇。
上个世纪60年代,它随着“国宴瓷”、“毛瓷”的出现,漂洋过海,在历史上留下惊鸿一瞥;她是制作“毛瓷”的主要原料——大球泥。
那是一段良缘。
辉煌过后的大球泥一度矿源枯竭。时光匆匆几十年,大球泥却并未销声匿迹,原来它跟世人开了一个玩笑,只为等待有缘人的赏识,他日再现辉煌。
滕召华,十年前或许还只能算“门外汉”,但就是这个有经历、有故事的男人识得大球泥的美,读懂它的珍贵,更毫无保留地决心让它的生命绽放更多华彩。
《花开祥瑞》瓶
风雨锤炼,少年崛起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湘西雪峰山下,洪江古商城内,滕召华出生于一个不算富裕但很美满的家庭。
曾经的追梦少年,从未想过自己要干出一番多大的事业,读书、高考、工作,这大概是那个十几岁少年眼中的圆梦。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接踵而至的磨难与考验在前方等着这个懵懂少年。
高考那年,外公和外婆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相继辞世,对于跟随外婆长大的滕召华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高考也因几分之差落榜,心有不甘的他决心复读。然而就在他刚刚复读了半年的时候,父亲又得了癌症,滕召华只好含泪放下学业在病房陪护父亲。
这一年,年仅十六岁的滕召华作为长子,成为家中顶梁柱。不曾抱怨生活的无情与苦闷,为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和多病的母亲,滕召华第一次学会以无言的担当来面对这一切考验。承包鱼塘、做小生意,甚至在工厂里做临时工,命运重压下,这个倔强少年不屈地昂起了头。
滕召华的自学才能也从这时展现出来,工作间隙,他积极参加文学创作,自学摄影和服装设计。在洪江某国有企业工作,做过工会干事、团委书记、销售科长。期间他参加了湖南省高等自学考试,在那个自学考试相当困难的年代,斩获了汉语言文学和法律两个专业的专科文凭,再后来他又考上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大学之梦终于圆满。
由于滕召华的出色表现,他被转为了国家干部,慢慢走向领导岗位。1990年,滕召华已经是洪江竹胶板厂的核心骨干之一,1993年成为副厂长,主管销售,一直做到董事长、党委书记。
在他的努力下,企业生产的竹胶板成为当时全国的知名品牌,之后被建设部作为十大新技术项目推广,他所在的竹胶板厂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省十大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批龙头企业,个人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企业家……
2002年,滕召华再次做出一个惊人决定,下海。这回他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胶板行业起步,创办了长沙彩纳竹业有限公司、长沙彩纳钢模板有限公司。
《秋色寒山》壶
十年筑梦,结缘大球泥
五十年辗转,褪去了而立的彷徨青涩,抹去了不惑的冲动自负,滕召华的事业一次次腾飞。在打拼之余,他开始慢慢品味文化收藏的乐趣,一次偶然的“邂逅”,就在相见的第一眼,深深被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美丽震撼。
“温润如翩翩君子,水灵如江南采莲女,皓白无暇”。滕召华回忆第一次欣赏釉下五彩瓷艺术品情景时,仍有难以掩饰的惊喜。“白、润、透、薄”,滕召华知道自己终于见到釉下五彩瓷的精品了,就凭着这一眼之缘,滕召华开始潜心搜集瓷器,越发爱不释手。
也曾有朋友提出过质疑,他们认为毕竟滕召华对陶瓷行业来说是个新人,没有经验、没有品牌效益。
其实,滕召华在瓷器方面并不是完全的外行。小时候,他的姨父一家就在瓷厂工作,他经常会跑去瓷厂玩,也在瓷厂兼过职,这样的偶然,激发出了他对陶瓷深埋于心的兴趣。
滕召华多次请教洪江瓷厂厂长曾昭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等行业教授、名家,在他们的介绍下,他知道了绝世“毛瓷”的由来,也得知了其精致、斑斓的原因——大球泥。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得主张守智夫妇对大球泥给予了高度评价:“没有大球泥,就没有毛瓷。”
大球泥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球状高岭土,也是世上少有的稀缺非金属资源,被誉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泥黄金”。大球泥的产区就在滕召华的家乡——怀化雪峰山。
时间倒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洪江瓷厂开始尝试用大球泥制瓷,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合理配方,成功的将大球泥作为主要原料应用到制瓷上。生产出的瓷器与以往相比,瓷胎更透明,质地更洁白,釉面温和润泽,富有水分感,给人一种美中藏秀、艳而不俗、淡而有神的视觉享受。
至此,大球泥终向世人展示其独特之美。
1964年,新中国成立十五周年之际,经过大半年的紧张生产,最后国宴用瓷共计57个花色品种20多万件瓷器,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瓷器很白,做工很细,蓝色花纹明朗,使人感到特别舒服”,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原所长李维善至今仍记得当时周恩来总理对国宴瓷的赞赏之词。
1958年至1974年醴陵共五次为毛泽东主席制作生活用瓷,包括餐具、文具、茶具等。以大球泥为原料烧制而成的“毛瓷”,特色就在于“明如镜、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视为陶瓷中翘楚,震惊当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醴陵一直将大球泥作为原料为毛主席烧制生活用瓷,尤其是1974年烧制的四季花色釉下双面五彩瓷被誉为“20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这批瓷器一直伴随在毛主席身边。而令人唏嘘的是,大球泥随着“毛瓷”制作的结束竟巧合地矿源枯竭。
深埋历史尘埃的经典可否再现?
滕召华不甘心如此珍贵的材料绝于世,于是开始了对大球泥矿的追寻。
翻阅资料、实地考察、走村串户、向原国有瓷厂寻求帮助……一晃,这项事业的准备期就已耗费八年光阴。凭着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厚信息资源和关键时刻用资金帮扶别人渡过难关,滕召华最终将破产瓷厂仅存的和散落民间的大球泥收集到了手中,进行抢救性保护。
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百余吨介于石头和泥之间的东西实在不值得滕召华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滕召华却说,任何事业,起步之处总会遭遇误解,我要做个筑梦人,筑建、守护有关美、有关民族品牌的梦想。
而更重要的是,在滕召华的眼中,这百余吨大球泥的价值绝不能仅仅以金钱估算。他的孜孜追寻渐渐变成了一种踏遍千山万水后的淡然宁泊,一种绽放第二次华彩的渴望……
大球泥自身有着让沉淀情绪、褪下浮躁的魔力,洗尽铅华后,不骄不躁,不愠不怒。这既是由大球泥烧制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品格与魅力,也是滕召华目前所追求的。
出于对这批珍贵资源的谨慎,对大球泥的使用都慎之又慎,不敢轻易地投入生产,而是带着想法,走访我国著名的陶瓷材料专家、艺术大师、陶瓷手工艺人、瓷艺企业家及了解大球泥的相关人士,如张守智、熊声贵、李人中、陈海波、李日铭、杨子初、萧根如、李游宇等近百人。从北京、上海到欧洲,再回到景德镇、醴陵、宜兴等陶瓷之乡多次实地考察,以求更精准的配方。
历时近两年,通过上百次配方试验,终于获得了理想的大球泥炼制配方,同时还突破了当今用大球泥烧制釉下五彩艺术瓷及瓷雕艺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大球泥在已知的领域,是制作高档瓷器的原料,这也是当下最为保险而有效的合理应用,采用手工拉坯,邀请名家彩绘,聘熟练技师,用三烧制方法在1400℃高温下烧制,精心打造高端釉下彩瓷收藏品。
金边《毛泽东主席浮雕瓷像》
独世之作,惊艳了时光
“衡量一件精美瓷器有四个标准,瓷质、器型、画面和画画的人。而在瓷质这一点上,大球泥瓷可以说很符合这些要求。”滕召华自豪地介绍。
大球泥特有的三氧化二铁含量极少和三氧化二铝含量极高的特性,使其烧制的瓷器区别于其他瓷器追求的薄和透不一样。大球泥瓷以厚重来展现它的瓷质,稳重大气之余,却不乏通透而泛青,仿佛有生命力一样。
为了追求器型和画面的完美,滕召华奔赴各地邀请大师设计,经名家彩绘,聘最熟练技师技工,希望创造出可以传世的大球泥瓷艺术珍品。
千锤百炼出精品。
2013年,在毛主席诞辰 120周年之际,大球泥瓷艺公司第一件作品——《毛泽东主席浮雕瓷像》惊艳问世。它以大球泥为原料,实现了釉下五彩瓷和浮雕艺术的完美结合。
2014年,编号为001号的《释迦牟尼佛瓷塑像》赠予了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世界总会会长星云大师,此作品在又一次惊艳世人的同时,将这新兴的高端瓷艺推向热潮。
这两件惊世之作,大球泥瓷艺公司设计、烧制的作品已然在红色题材和佛教题材领域取得成就。但滕召华一刻也不曾停下创新的步伐,在继续发展高档艺术精品的同时,又将私人订制的概念引入,为收藏爱好者量身订制独一无二的作品。
当大球泥瓷艺公司设计的艺术品一方面收获众多收藏者的追捧赞赏时,一边也面临着仿制和假冒的挑战。
“如果要使大球泥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在世界亮相的名片,就必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否则将影响到大球泥瓷乃至中国瓷器的整体形象。”滕召华说。他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在将来成为湖南乃至中国陶瓷企业的标杆,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其他企业自觉提升自身技术,把瓷器做得尽善尽美。天道酬勤,大球泥瓷艺公司今年被评定为我国特色文化重点扶持企业(湖南仅两家)。
往事如烟,那些曾经的苦难、磨砺皆化作滕召华成长路途中的一段经历,那个曾经翻过雪峰山的倔强少年,那个为梦想坚持己见、排除万难的坚毅男人……如今,他以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服务于湖南本土稀缺陶瓷产业的“守护者”的身份,谈及过往种种都云淡风轻,唯有对大球泥、釉下五彩瓷的钟情,让他散发着耀眼光彩。
《水仙》小罐